教师频道

首页 > 教师频道 > 管理 · 策略

管理 · 策略 返回上页

交流中成长,合作中共赢
2017-02-28 00:00:00    刘蕾    阅读 9237次

交流中成长,合作中共赢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管见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集体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每个同学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活动过程。新课改下倡导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笔者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地理学习成果,培养了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奇克森米海(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而积极心理学的3个研究方向中对“群体层面”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以及经验是在社会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社会环境也会极大的影响到个人。在良好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中,更有可能出现拥有良好品质和性格特征的个人。反之,若是处于粗鲁、谎言、暴力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多的会追求金钱、财富等物质享受而不在意精神领域的空虚。

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更容易交换意见,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团体性的思考和创造。与学生独立思考发言相比,在组内发言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减少很多,通过头脑风暴、发生思考后在组内达成了共识,在班级发言时也会更有信心,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就缺少合作与互助的培养。在班级生活中,仅仅通过课间、课后的有限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品味形成了狭窄的交往“小圈子”,他们缺乏适应不同性格的人和适应集体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创造了学生之间互相认识、交流、了解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和健康个性的养成。

二、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带来的惊喜变化

通过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充分地感受到了课堂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从老师督促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老师提问转变为学生的主动追问,从老师评价转为学生自我评价。总之,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人。

比如,课堂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我是小老师”的地理学习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活动一:“我是小老师”之“学生出题,解决知识难点”

高一的学生学习“大气的运动”相关内容一直比较吃力,总是存在“学了就会,做题就错”的问题。针对学生做题困难的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出题的活动:

请根据右图来设计题目,考察内容范围: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准备时间为1个周左右,之后给大家1节课的时间进行展示,当堂做题。

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问题设计十分精彩,节选部分问题如下:

a.若a、b为等压线,且a<b。试比较ABCD四地的气压大小,并画出热力环流。并判断AB间、CD间的风向。

b.若a、b为等温线,且a<b。试比较ABCD四地的气压大小,并画出热力环流。若代表1月份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情况,请判断亚欧大陆在A还是B,此时太平洋和大西洋上气压中心的名称?

c.若a为1000pa,b为900pa,在ABCD四地之间画出白天的海陆风、夜晚的山谷风。

d.若a、b为等温线,且a>b。试画出ABCD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这个热力环流可以代表高、中、低纬哪个环流?写出A、B所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活动二:“我是小老师”之“学生讲课,关注地理时事”

作为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地理教材本身就贯穿着许多环境问题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台风、厄尔尼诺现象、土地沙漠化、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等等。老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及时与最新发生的事件相联系,让学生课前结合时事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讲解,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严峻性。

2014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严重。这么好的实际案例就在身边,于是我在周末布置了一个拓展作业《调查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的成因》。以小组为单位提交PPT课件,选取最优秀的课堂展示。虽然这个作业是额外作业,但学生的兴趣比课后作业大多了。周一上交的PPT课件每个同学都制作精美,有的还配有剪辑的新闻报道。最终我选取了一个课件制作精美、雾霾原因总结到位的小组让其展示,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成就感油然而生。

活动三:“我是小老师”之“学生批题, 规范答题习惯”

批作业一直是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的“重复劳动”。而综合题的批改中最让老师恼火的就是曾多次强调要规范答题、认真审题,而学生在作业中却“屡犯不改”。针对这样的消极学习态度,我采取了让学生批改作业的方式来解决。

第一阶段,课堂上讲题方式的改变。如“工业区位因素”的复习课中,我在典例分析的时候,先让学生做题,之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示了2个同学的答案,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2位同学的答案评分,并阐述自己评分的标准和理由。共有3个小组代表发言。其中B同学的答案简洁明了,3次批改得分都为满分6分;而A同学的答案第一组批改得了5分,第二组批改只得了4分,最后到老师的批改才得了6分。其实两份答案拥有的要点是相同,都可以得到6分。但A同学的回答顺序混乱,话语啰嗦,表意含糊。这样直接的评分纠正,让所有的同学对规范答题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二阶段,课后作业批改方式的改变。起初作业批改都分三次进行,首先随机发放给学生进行批改打分,然后收起来集中到各小组组长处批改打分,最后由教师批改打分。每个学生每道题目会获得3个分数。在随后的综合题课堂讲解时主要通过展示学生的典型答卷,讨论“这道题你到底应该得几分,你为什么不得分,如何答才能得分”。通过1个月左右的训练和培养,之后的作业批改可以减少一半的环节,即每个学生随机批改一份作业打分之后,由教师把把关即可。虽然只是批改作业的一个小小的改变,但这样的换位思考却能让学生真正的接受规范答题、养成良好审题习惯的重要性。而且作业批改方式改变之后,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小组合作的确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质的改变,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不过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下面结合问题谈谈几点建议:

(一)保证每个同学都真实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那些本身性格开朗,勇于课堂发言的孩子最早适应了小组合作,而且往往成为小组的发言人。但是性格相对内敛的孩子在小组探究时话就不多,更别提代表小组发言了。更有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孩子,直接没有参与小组探究,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消极对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划分了1、2、3、4号,并设计了3号同学或4号同学的必答题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我在操作的时候发现,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为了自己小组的加分,1、2号同学会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然后让他们回答得分。这与我们的本意可是完全相反的。在作业批改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了得到作业加分,小组内部的作业经常会出现雷同的情况。

面对学生的“虚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部任课老师集体努力。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从思想和认识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小组竞争观”;可以给小组长开会,做好思想工作,使小组长认同并遵守“游戏规则”;可以通过任课老师课堂和批改作业时的细心观察,尽量找出有思想偏向的学生及时谈话等方法来进行解决。

(二)合理的给小组内同学划分层次。

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都划分了层次。如有的班级将4个同学按照成绩定为1号、2号、3号和4号。有的班级将4个同学划分为A层、B层和C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内心敏感或脆弱的孩子,很难接受自己是4号,甚至部分2号、3号同学都内心很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为划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应该如何解决呢?

我觉得组内学生的层次应该分学科来划分,即小组同学不变,但根据每科的成绩,每科自己确定1、2、3、4号。这样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学科处于指导和带动地位,在自己的劣势学科中虚心学习,从内心中接受自己并不是完美的。从而拥有“我有我的优势和劣势,我要发挥我的优势,我要提高弥补我的劣势”的积极学习观。

总之,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99-2016 威海市第一中学 鲁ICP备15001296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文化中路75号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819545

鲁ICP备 15001296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