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频道

学科组

首页 > 课程频道 > 唯美 · 课程

唯美 · 课程 返回上页

生命视野中的绿色教育
2017-11-01 09:24:50    张笑涛    阅读 10489次

 

 

绿色教育内涵

绿色教育从构词上看是用“绿色”来形容“教育”。绿色一般象征着生命的健康,代表着希望,昭示着蓬勃发展。相应地,“绿色教育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为目标,在呵护与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发展演变来看,绿色教育主要包括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命教育三重底蕴,即绿色教育既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简言之,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追求代际公平的前提下,崇尚绿色与自然环境,尊重生命及个性发展,通过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和谐共生实现彼此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世界环境教育,后来扩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对于普通人来讲,“绿色教育即环境教育,指通过教育学生促进环境保护”,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解决由资源耗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环境问题。《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72)强调指出:“人类有权生活在一种有尊严和福利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权利,并且负有改善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对于何谓环境教育?英国卢卡斯教授1972年归纳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只不过,这里的“环境”概念主要局限在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忽视了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维度。

随着全球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认为教育不仅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关键,而且也是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技能行为的关键,此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致含义。有学者比较指出,较之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层面,譬如人权、和平、文化多样性、健康和政治等问题;二是环境层面,包括自然资源、农村发展、城市化、灾害预防等问题;三是经济层面,包括减少贫困、企业社会责任、市场经济道德等议题。”1997年7月14日,原国家教委、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石油公司三方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引入中国。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社会现代化及教育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结果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切实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尊重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其生命健康发展和生命活力激扬,就成了绿色教育的内容升华和时代内涵。例如,1997年叶澜曾撰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开始反思“教育与生命”的关系问题。上海市中小学和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先后进行了生命教育、绿色教育的实践活动。郑州市回民中学2014年从学生生命发展和学有所成统一的视角凝练出了本校的绿色教育理念:“绿色教育是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自有资源和时间空间、和谐氛围、求知方式等学习环境为代价,而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教育方式。”可见,绿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理论依据虽然有些差异,却殊途同归,“生命教育完全可以被解读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教育”。

生命视野中的绿色教育剖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其他职能必须依靠、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从受教育者的发展目的来看,绿色教育旨在焕发生命力,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自由生长、不断超越。因此,从人的生命属性视野来观照绿色教育,可以从本质上深化对绿色教育理念的理解,并且把其环境教育与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教育及人的生命关怀等多层内涵有机耦合起来。一般认为,人的生命具有三种属性: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人类个体或类主体的发展历程来看,人首先具有生理生命或自然生命,然后具有社会生命,最后产生精神生命。生命的三个层次是个完整的有机体,不可分离,融合共生。基于学生生命的三种属性,我们认为学校绿色教育应该直面生命,从多维度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和终身性。

顺应学生天性,呵护和保障其自然生命安全

肉体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教育的首要使命在于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然生命,创造各种安全、舒适的“绿色”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第一,学校要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出行安全和校园环境安全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课外活动要以学生的身体、心理可接受程度为前提,不能盲目“增负”和违法违规体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尊重学生自然生命,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正当兴趣爱好、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从儿童心理学出发,尊重中小学生爱玩耍、爱运动、喜欢电子游戏、爱表现自我等自然本性,而不是被应试教育视为背书和考试机器,被班级授课制看作千人一面、千腔一声的教育工业生产线上的标准配件。第三,作为受教育的权利主体,教师应该坚持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信念,给予并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自由权利,“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自觉的、自立的、自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更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人和学习主体的学习理念。在教师的主导(指导、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与个性解读,形成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自由尤其是学习自由的权利是学生“精神成长”的空气。中小学生在具体教学中的学习自由主要包括:一是时间的自由,即学生拥有自主支配学习尤其是课外学习的时间;二是学习方式的自由,每个学生都拥有按照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学习的偏好与自由;三是思想的自由,表现在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言论自由和权利,甚至质疑和批判教师观点、教材观点以及其他权威的自由与权利,尤其是免于因此遭受精神或肉体惩罚以及不公正对待的权利和自由。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自由权利,需要宽松、关爱和宽容的教育环境来保障。诚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好奇的翅膀;解放儿童的双手,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解放儿童的眼睛,培养儿童敏于发现和创新的天性;解放儿童的嘴巴,鼓励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上积极发言;解放儿童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多到户外和社会中去增长见识;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学生从繁重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多元智能。

关照学生的社会生命,重视其日常生活世界的交往

根据生命的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内涵是指,学生通过与社会、学校的环境等彼此影响,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和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人”的过程,从而培育自己的人格和学会集体生活。生命的社会性和社会化,要求学生同他人一起和谐生活,宽容礼让,日常行为举止要遵守集体生活公约和公民道德规范要求。例如,“学会共处”是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原意是学生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活动。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尤其是,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也意味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而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如体育、文艺和社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等的和谐共生。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尤尔根·哈贝马斯在批评继承埃德蒙德·胡塞尔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哈氏认为,生活世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互交往的舞台,借此人们能够通过协商交流,达致相互理解、移情并形成一定的共识。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往来看,日本佐藤学教授提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积极地同事物(客观世界、教材)对话,同他人(朋友、教师)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建构知识的经验和意义,建构人际关系,形成自身的意志与情感。”相应地,教育尤其是绿色教育,也强调让学生正确处理与自我、与集体和他人、与社会和社区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国家民族的关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中涉及学生的私德修养、社会公德和环境道德、生态文明意识等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不断实现自身需要和境界的可持续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依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维度,大致可以归为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其中精神需求包括文艺科学、道德观念、政治参与、宗教信仰等。可见,精神生命、精神需求和精神自我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核心维度,代表着莘莘学子的一种更高的理想追求,是生命中的一种高阶需要,必须不断地去追求和实现。如有学者所言:“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知识传承、文明赓续的重要途径,实质上是以精神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表征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乃至个人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认识世界、他人与自我的独特视野。”换言之,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生命的型塑,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认识和体味生命的崇高与独特价值,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经过顿悟和实践,最终能够完成生命赋予他的使命与意义,长大后能够实现人生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冯友兰语)的不断超越与可持续进步。

生命绿色教育的学校改革实践

总结绿色教育在国内外幼儿园、中小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赞同绿色教育或绿色学校建设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以培养其“学会认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为育人目标,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除了生态校园建设和学校管理改革外,绿色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改革。

课程研发要有综合性,保护学生个性发展

一是在各类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综合性学科)的教学环节中,融入生命教育、低碳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其成为全体学生的基本共识和综合素养构件。二是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国家课程中应渗透“绿色精神”,各学科教学实施模块教学、跨学科教学、活动教学、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重视对学生生态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观、生命教育观的培养。学习世界各国的经验,把环境教育与音体美、科学、社会、历史等课程结合起来,让环境成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并且,环境教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的藩篱,还应包括“校外考察、夏令营、校园美化、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和国家开展的第二课堂、地球日活动、环境保护月”等各种课外活动。三是校本课程研发中凸显“绿色精神”,尤其突出思想道德类、心理健康类、环境保护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多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天性发展和个性飞扬的人文类、科学类与活动类课程。如水电节约课程、生活环境整洁教育课程、保护小动物小植物课程、爱惜玩具和教育类游戏等,特别是要积极开展主题班会、暑期社会实践、环境类学科竞赛等绿色教育实践课程,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强调其实践体验

首先,绿色教学要研究学生和学情。在研究学生学习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思维变化规律等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儿童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等教育教学的原理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凸显。其次,绿色教学要以“人、自然和社会”统一协调的观点,重视环境教育教学的综合性与跨学科性,注重环境教育的活动性与渗透性。此外,绿色课堂特别强调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策略,创造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保证师生之间开展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例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绿色课堂要结合其身心特点,重视环保行动实践和参与体验。通过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介绍环保知识,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观看教学视频,对典型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沙尘暴等,进行分组讨论和情景练习,保证绿色教育以小见大,做小、做细、做实。通过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维护好班级和学校、社区等小环境秩序,在教室内外培养鲜花和绿植,让绿色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和践行“绿色家园”建设。

教育评价强调多元化,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绿色教育要求对师生的评价多元化、柔性化和人本化,一切以有利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通过绩效考核、民主测评、同行评价等形式,对其师德素养、工作业绩、教学研究能力、对学校的贡献等进行“德能勤绩廉”的全面评价,促使教师的职前、职中和职后教育一体化,获得终身、自主、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一是改革评价内容,从其所学知识技能、学科思想与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过程体验、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学业评价,革除过去只重知识学习、考分高低和技能掌握的功利性评价倾向。不单纯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要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和尊重差异,以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凸显为核心实施考评,通过赏识教育和教育惩戒、管理批评等正反两方面的监督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而且关注其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意识,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语),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二是改革评价方式。绿色教育学业考核与评价采用闭卷考试、学科实践能力检测和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过程性评价,丰富终结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其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学业成绩报告采取“先评分、后定级”的办法,评分不对外公布。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99-2016 威海市第一中学 鲁ICP备15001296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文化中路75号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819545

鲁ICP备 15001296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201号